1951年金秋九月,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两周年,党中央精心筹备国庆庆典活动,特别邀请了一批在革命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\"战斗英雄\"和\"一等功臣\"前来北京参加国庆观礼。这些英雄代表来自全国各地,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杰出人物。
10月1日这天,被誉为\"打坦克英雄\"的苏吊蛋经历了人生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。清晨,他穿上崭新的军装,胸前挂满闪亮的勋章,与其他英雄代表一起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。当雄壮的国歌奏响,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,这位铁血战士不禁热泪盈眶。更令他激动的是,当天晚上他还受邀参加了由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亲自主持的国宴。宴会上,苏吊蛋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了敬爱的领袖们,这个场景让他终生难忘。
展开剩余89%宴会结束后回到住处,苏吊蛋仍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无法入睡。他反复回想着白天的每一个细节,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珍贵的瞬间。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,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。
第二天一早,组织上又传来一个令他更加振奋的消息:全国政协会议即将召开,而毛主席亲自点名要他参加这次重要会议。得知这个消息,苏吊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,他立即开始为参会做准备。
会议当天,天还没亮苏吊蛋就起床了。他仔细地梳洗打扮,将原本就笔挺的军装又熨烫了一遍,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。临行前,他还特意擦拭了胸前的勋章,让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
来到庄严肃穆的会场,苏吊蛋被周围的气氛所感染。当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缓步步入会场时,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。政协会议在这样热烈的氛围中正式开幕。
起初,苏吊蛋觉得自己文化水平有限,并没有发言的打算。但会议进行中,一位代表的提议让他坐不住了。这位代表建议取消军服上的衣领和衣兜,理由是建国初期国家经济困难,这样可以节省布料。
听到这个提议,苏吊蛋内心产生了强烈的不认同。虽然他也知道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,但作为一名军人,他深知军服不仅是一件衣服,更代表着军队的尊严。没有衣领的军服会显得不庄重,而没有衣兜则会给士兵执行任务带来诸多不便。
在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下,苏吊蛋顾不上多想,立即举手要求发言。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中,他站起身来,用略带颤抖但坚定的声音说道:\"军服代表的是我们国家和军队的形象,没有衣领不好,没有衣兜也不方便。\"说完这番话,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冒失,赶紧坐了下来。
回到座位后,苏吊蛋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。他忐忑不安地观察着周围人的反应,生怕自己的发言不合时宜。就在这时,他忽然感觉到远处有一道目光正注视着自己。抬头望去,竟然是毛主席在对他微笑。
看到主席的目光,苏吊蛋更加懊悔自己的冒失。但出乎他意料的是,毛主席不仅没有责备他,反而和蔼地问道:\"小同志,你的建议不错,你叫什么名字呀?\"
苏吊蛋立即挺直腰板回答:\"报告主席,我是志愿军炮兵31师401团一连一排排长。\"
毛主席听后露出欣慰的笑容:\"我知道了,你就是那个打坦克的英雄嘛。\"接着,主席又关切地说:\"我觉得你名字中的'吊蛋',有些不太雅观,我给你改个名字好不好?\"
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,毛主席提笔在纸上写下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。苏吊蛋接过一看,是\"苏兆丹\"三个字。这时,周总理在一旁亲切地解释道:\"'兆'是预示的意思,'丹'是红的意思,这是个吉祥的名字。\"
苏吊蛋激动得热泪盈眶,大声说道:\"谢谢主席!谢谢总理!\"这一刻,他感到无比的光荣和幸福。
那么,这位英雄是如何获得\"打坦克英雄\"称号的?毛主席给他改的新名字又有什么深意呢?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1929年。
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,在山西太原老城区南郊的狄村,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打破了清晨的宁静。这个新生的婴儿就是后来的战斗英雄苏吊蛋。狄村这个地方在唐朝时曾出过一代名相狄仁杰,如今又孕育了这位战斗英雄。
苏吊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。从给他取的这个土气名字就能看出,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,没什么文化。但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,造就了苏吊蛋坚韧不拔的性格。
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苏吊蛋的童年充满艰辛。虽然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相对安定,但1937年抗战爆发后,一切都改变了。年仅10岁的苏吊蛋不得不早早地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。
转机出现在八路军115师进驻山西后。年轻的苏吊蛋亲眼目睹了八路军纪律严明、爱护百姓的作风,内心萌生了\"当八路\"的强烈愿望。但由于年龄太小,他的参军请求屡次被拒。
直到1945年,已经长大的苏吊蛋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八路军。虽然只赶上抗战的尾声,但随后爆发的解放战争给了他大显身手的机会。在太原外围战斗中负伤后,他竟偷偷跑出医院重返前线,在冶峪山防御战中荣立一等功。
在随后的狼坡山战斗中,苏吊蛋更是创造了传奇。面对阎锡山部队坚固的碉堡防线,他带领五名战友迂回敌后,用手榴弹炸毁敌军机枪阵地,为部队打开突破口。这一仗让他再立战功,身上也留下了七八处伤疤。
新中国成立后不久,朝鲜战争爆发。面对美军的嚣张气焰,毛主席做出了\"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\"的战略决策。苏吊蛋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志愿军第一支反坦克炮兵部队,他因表现突出被任命为炮长。
1951年7月的甘凤里战斗成为苏吊蛋军事生涯的巅峰之战。面对美军王牌部队的进攻,在失去与指挥部联系的情况下,他果断下令开炮,连续击毁三辆敌军坦克,其中包括指挥车,导致敌军阵脚大乱。这一战让他获得了\"打坦克英雄\"的美誉。
1951年国庆前夕,苏吊蛋奉命回国参加观礼活动。在政协会议上,他不仅大胆发言维护军人尊严,更有幸获得毛主席亲自改名。从此,\"苏兆丹\"这个充满寓意的名字伴随他走完光荣的一生。
\"兆\"预示光明未来,\"丹\"象征赤胆忠心。这个名字不仅寄托着领袖的殷切期望,也见证了一位普通战士成长为民族英雄的传奇历程。
发布于:天津市汇盈策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